通港快速路是联系常熟市区和港区的大动脉,是对接高速、高铁等枢纽快速对外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常熟“环射衔接”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2018年11月实现高架结构贯通,目前桥面沥青已摊铺完成,正在进行桥梁伸缩缝、标志标线以及声屏障、路灯等附属配套工程施工,预计今年春节前高架可实现全线通车。
开工建设以来,通港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始终以“全面提升”和“重点突破”为抓手,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品位,围绕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安全保障、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和软实力七个方面,紧扣“绿色化、标准化、信息化”核心,着力打造示范品质工程。
在整个快速化改造过程中,常熟交通人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方式,攻克了许多难点问题。2018年7月,工程的关键节点——跨常浒河主线高架桥顺利合龙。高架桥是重建的常浒河大桥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中的施工难点所在。常浒河大桥总长176米,设计为上下两层共三幅桥梁,高架桥与下层两幅桥梁最终形成“品”字。但是,由于高架桥较高,下层又有桥梁,交叉作业难度系数高。项目部经过多次探讨研究,最后决定高架桥墩柱上方0#块的施工采用公路建设中较为少见的托架法工艺。此举有效解决了上下干扰的问题,也确保了整个工程的顺利推进。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港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始终把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选线充分拟合老路线形,集约用地;局部利用沥青热再生技术,降低能耗;合理利用老路废弃材料,减少取土场及弃土场土地占用;保通公路建设采用永临结合的理念,只需稍加改造即可作为主线道路使用,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同时,项目积极探索建立标准化体系,以工地建设管理标准化为突破口,改革现场管理方式和施工组织形式,实现交通组织、场站建设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系统化。通过使用钢筋笼滚焊机、喷淋养生、超声波测厚仪等先进设备,采用钢筋骨架胎架制作、无拉杆防撞墙等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项目还充分融合信息技术手段,以“互联网+”为依托,全面推进工程信息化运用。建设中不仅运用项目管理、实验室远程智能管控、混凝土拌合站管理、基于物联网的路面智能管控等应用系统,在重要工点还开展BIM技术综合应用,有效整合资源,提高项目管理效能,实现数据互融互通。
红色印记也是通港路快速化改造项目的特色之一。工程建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2017年3月,市交运局在通港路、常沙线建设工地成立临时党支部,为来常务工的流动党员安了新家。在此基础上,局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有效结合的切入点,运用“党建+项目建设”模式,开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创先争优和党建联建活动,将党建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去年4月份,结合通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创建交通运输部绿色示范公路、江苏省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局党委以推进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及示范创建项目顺利实施为行动方向,成立了“绿色·品质”工程行动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技能比武、师徒结对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工作互联、互动、互补新格局,着力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精品工程。随着项目建设过程中党建共建效应的日益凸显,通港路“绿色·品质”工程行动支部还被列为本市十大重点培育行动支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