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常熟蒋巷村,这里小桥流水、树木苍翠,瓜果飘香,碧水兰亭、长廊迂回,全村俨然像个天然大公园,令人心旷神怡。现代快报近日蒋巷村蹲点采访时了解到,崇尚生态是蒋巷村发展中的亮点之一。
如今,蒋巷村全年经济总量持续超过10亿元,但在这里却看不到连片的工业厂房蚕食农田的现象。相反,在上世纪90年代初,蒋巷村投资500万元办了个化工厂,投产才2个月,利润就超过100万元,但还是被毅然关停。“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为子孙后代谋福!”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说,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味道让人寝食难安,废水让鱼虾死掉、稻秧枯萎,即使亏损也下定决心关厂。从那以后,村里就定下了一条规矩,新办企业首先要进行内部环评,对污染企业坚决一票否决。
常德盛介绍,蒋巷人奉行胸中有图建家园。早在1979年村民拆旧建新的时候,他们就提出了集中居住点的初步规划,拆除散建在田间的老房,把新房建在集中居住区。
在蒋巷村史展览馆里,硕大的沙盘模型让整个村貌一目了然:“四园一基地”分布得错落有致。常盛工业园包括200亩老厂区和购自邻村的400亩新厂区,常盛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全部集中在此生产,源源不断地创造着财富,支撑着蒋巷的新农村建设,农民新家园是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186幢农民别墅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贸服务、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构成了功能齐全、系统完善、方便舒适的“小都市”;村民蔬菜园则是考虑村民住进别墅后,没了责任田,也没了自留地,吃菜都得买,不便也不放心,村里专门辟出一块20亩的地,划分给各家各户,村民在工作之余种点蔬菜,既可吃上亲手种的优质放心菜、绿色菜,又可享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田园之乐;占地680亩的蒋巷生态园是蒋巷人的“绿肺”;千亩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保证了全体村民和在蒋巷工作的3000人的吃饭需求,也为市场提供了部分绿色大米。
“住着别墅公寓也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闲时就去生态园转转!”85岁的蒯林林老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蒋巷,既有现代城市生活,又享有美丽乡村田园风光,她感到十分惬意舒适。
蒋巷还实行循环种养,粮食生产加工的废弃物用于饲养畜禽,畜禽粪便再用来生产沼气,为村民提供清洁的管道能源,沼渣、沼液用于水产养殖,河塘里的淤泥用来肥田。蒋巷还建成日处理2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常熟市第一座秸秆气化站,投资130多万元在主干道两侧建设生态林带26公里,全村100%林网化,绿化覆盖面达50%以上。
“生态美是乡村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常德盛说,每年有近20万人次来村里休闲度假,“反哺”乡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