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玻璃模具产业规模占全国市场的75%,近年来,作为常熟玻璃模具5家龙头骨干企业之一的市兄弟玻璃模具有限公司,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蓄了强劲的发展新动能。
走进兄弟玻璃模具的精加工生产车间,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取代了原先的车削、铣削等5道工艺,实现了从毛坯到成品的一次性成型,一旁的卧式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也取代了原先的工艺装配、钻孔等3道工艺。“2015年起,经过不断升级设备,我们将模具生产的20多道工艺压缩至14道,员工减少了60多人,产值却增长了10%。”常熟市兄弟玻璃模具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张卫江说,“这仅是我们实现转型的第一步。”
6年来,兄弟玻璃模具逐步升级改造设备,步伐并没有迈得很快。“之前,有同行在实践中发现,在原有设备上加装的装置,在采集数据时存在人为干扰的情况,造成信息有误差,影响公司的最终决策。所以,我们稳扎稳打,采购了设备后,先吃透它的性能,力求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张卫江道出了原因。2015年,公司采购的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经3年的调试,2018年起生产效率比刚采购时提高了50%。
“其实,效率还能再提高,我们将通过优化夹具、刀具的角度,提升人员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接着,我们将着手使用单机版的机械手臂替代人工上下料,降本增效的同时完善智能化改造。”张卫江说。兄弟玻璃模具一次次地调试改造,只为真正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生产车间内的公示栏上,贴满了《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授课计划表》《技能人才职级晋升管理办法》《员工技能等级认定培训制度》等文件,将新老员工都纳入培训范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紧缺已成为阻碍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一大原因。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去年8月以来,本市开始推行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相关权限下放给企业。企业可结合自身生产经营需要,自主评价职工技能水平。今年,兄弟玻璃模具就开展了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由我们自主培养评定的人才,才更贴合我们的生产实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张卫江说,目前,公司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已在市人社局成功备案,即将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去年,兄弟玻璃模具还投入130多万元,改造优化所有车间的局域网,为数字化转型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接下来我们要努力实现数字化管理,进一步做大做强,为行业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开拓海外市场。”张卫江信心满满。
经过40多年的深耕,以5家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一批玻璃模具企业已拥有了先进的模具研发、设计、制造能力,随着产业影响力的扩大,它们已从“参与者”成长为中国玻璃模具行业发展的“引领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2017年,沙家浜玻璃模具特色产业创新平台成立,开启了玻璃模具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新浪潮。当前,同兄弟玻璃模具一样,其余4家龙头企业在“智改数转”上的投入也逐步加快,引领产业整体提升。